第195页(1 / 2)

她淡淡道:“皇帝不是要�6�8削勳贵权柄么,就罚乐阳帮着想一个妥当法子。”

不过一个借口,削勳贵权柄之事,兹事体大,多�6�8年未能成功,焉能指望一个小女子!

皇帝听�6�8着这话,却转向李丹青道:“如此,你且想一个法子出来。”

李丹青心念急转,想起史上三个成功的�6�8削藩对策,用於�6�8削勳贵权柄,好像也可�6�8行。

其一,推恩令,其二,釜底抽薪,其三,借刀杀人。

此三条对策可�6�8单独使用,也可�6�8混合使用。

她跪下细禀这三条对策,又细细分析其中利弊。

皇帝听�6�8毕,眼睛亮了亮,问道:“你从何�6�8处听�6�8来的�6�8这三条对策?”

李丹青道:“书上看来的�6�8。”

她编了起来,“在石龙镇时,儿�6�8臣曾拣到一本书,里�6�8面记载许多�6�8谋略,称为三十六计。”

皇帝大感兴趣,问道:“那本书呢?”

李丹青道:“那本书本来埋在土里�6�8,书页已有些�6�8腐朽,儿�6�8臣读了几�6�8遍,才记熟其中一部分,书页便完全朽掉,化为了渣渣。”

皇帝有些�6�8失望,转念一想,那本奇书虽朽了,但乐阳记得里�6�8面的�6�8内容,叫她默录出来便好。

郑太后在旁边听�6�8着,却是记起一事,道:“先帝那会�6�8,曾提过一件事,说前朝国师翻遍古今之书,结合当世之事,着了一本名叫《奇计》的�6�8书,后来前朝亡了,那本书也下落不明。乐阳拣到这本书,该不会�6�8是《奇计》吧?”

李丹青一脸诚实�6�8道:“当时拣到书,扉页已朽,看不清书名,但依稀可�6�8分辨出来,书名是两个字的�6�8。”

郑太后抚掌道:“那应当是国师所着的�6�8《奇计》了。乐阳,你且把记得的�6�8部分抄录出来,上献你父皇,将功抵罪。”

李丹青马上恭声道:“是。”

看看天色不早了,皇帝便告辞。

郑太后朝李丹青使一个眼色,李丹青忙送皇帝出殿。

皇帝看看月色,慢下脚步道:“陪朕走走!”

“是。”李丹青陪侍在皇帝身侧,一道朝御花园走去。

皇帝想起很多�6�8往事,也想起当年在石龙镇见到杨蕊娘的�6�8情景。

他跟李丹青道:“跟朕说说你在乡间的�6�8事。”

李丹青在将军府时,便从宋氏嘴里�6�8问出原身在石龙镇一些�6�8事,她再编一编,便编出乡下一些�6�8趣事。

皇帝听�6�8得津津有味。

到得御花园,皇帝叫人在凉亭内挂上灯,他带着李丹青进亭内落座,欣赏夜景。

皇帝问道:“你记得你母亲的�6�8模样么?”

李丹青伤感道:“她病亡时,儿�6�8臣还小,完全不记得了。”

皇帝也有些�6�8伤感,“她长得太好,遭际却堪伤。”